谈球吧体育

全球移民热线 400-123-4567
公司动态

谈球吧体育移民澳大利亚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2023-06-09 10:24 作者:小编 浏览:

  谈球吧体育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如何能够移民澳洲,这个问题我之前回答过了,澳大利亚移民条件是什么? - 移民文中写的就是我的故事,或者我看到的人发生的故事。介绍了澳洲的技术移民和雇主担保移民的基本政策和一些常见的“坑”,大家可以看一下~

  我是Jason,我2011年7月来悉尼大学读的书,学的IT,后面移民了澳洲。这些年见过一些新移民,日子过得其实并不理想。又会被一些国内计划要移民的朋友问到:

  出国的人并不一定意味着家境都有多好,更多的人也是普通家庭的小孩,有机会出国读书,最终通过各种努力拿到了澳洲绿卡。有绿卡之后我们最开始需要解决的工作!!作为第一代移民,一定要做好心理预期,找到一份工作是很困难的。

  职场就是竞技场,在职场上和你竞争的不只是中国同胞,有主场作战的澳洲local、有口音很重但是英语确实很好的印度人、还有英语更好地欧洲人民(曾经我以为澳洲的新移民最大群体是中国人,其实数字是印度人第一,英国人第二,中国人只能排在第三位)。

  上面的这些竞争对手有的比你英语好,有的比你有社会关系,而我们很多中国朋友在应聘的时候,自以为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我是墨大毕业的”“我平均Distinction”“我PTE成绩很高”。

  这些所谓的优势,在职场上实则不堪一击,在Employer的眼中“这家伙没有工作经验”“除了读书连相关主页的实习也没干过”“PTE是什么鬼?他怎么只用OK OK回答我的问题?是不是没听懂我在问什么啊?”

  那。。。是不是中国人在澳洲很难找到工作?生活的不好?当然不是!!大家过得都不错啊!!很快找到工作的人有什么特点?这里来分析一下:

  1)读书期间就有做过与工作相关的实习,除了具备书本知识,还有具体动手,做事儿的能力。澳洲的工资收入在全球范围内算高的,根据OECD组织2017的数据统计,澳洲平均工资为$49126美元,全球排在第10位。

  澳洲法定最低工资为$37,500澳元,雇主还得额外为你支付9.5%的养老保险,说这些数字只是想告诉你,澳洲雇主的用工成本是非常高的,稍微多招点人,雇主的生意就不赚钱甚至亏钱。所以,你在澳洲看到的一些小生意,比如Newsagency、奶茶店、餐厅,基本上都是老板亲力亲为。而如果你不具备实际工作的能力,还需要雇主从零开始培训你,那你就业的几率就会比较低。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读书期间、寒暑假,尽可能的多实习,多积累工作经验,哪怕免费给别人干,那也值!如果你是IT、会计这样技术类职业,那你更是要注意积累实际的技能,从最低级的bookkeeping做起,不要嫌简单,无数的雇主跟我说过,“现在的学生好像是‘傻’,这么简单的记个账,让他干起来扭扭捏捏,嫌简单低级,可一干就出错,他这儿基础数据都是错的,我们后面再怎么做都对不了。我们当年,那。。。。。。(省略一堆当年勇的情节描述)”。不过确实如此,切忌就是眼高手低,从低处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打扎实了,这个是我们职场开具最重要的状态,第一步走稳了,后面升职加薪也就慢慢的水到渠成了(不给你就跳槽!)。

  2)较广的社交圈子。找工作效率最高的方式是“内部推荐”,大部分企业的工作岗位,几乎是一定会优先考虑企业内部员工推荐的人,毕竟有熟人背书会省去HR团队很多事情。我很多轻松找到朋友,大致类似的经历是读书期间做过学生会,去过教会,或者积极参加一些活动的,多多少少在读书期间都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些圈子对于未来找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建议大家读书期间别光读书了,多认识些朋友,对未来就业会有非常大非常大的帮助,身边无数人都是朋友介绍了一个面试机会,然后拿到offer。

  3)奋斗者。我听过很多丧气话,如“澳洲工作很难找”,“华人在外面不好找工作”“没身份就没法找工作”“没有工作经验就没法找工作”“还是国内好,不行就先回国看看”等等。首先,我要承认,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找工作不容易这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绝对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找不到工作的借口。弱者心态就是遇事找外因,而强者遇事找内因。环境不好,为什么别人能找到,那一定还是我不够好,我要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有这样心态,真的就一定能找到工作。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是学EE的,一直想找一个相关的工作,找了三个月还没有找到,他就觉得不能太任性只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了,就先找了一个小公司做IT Support,工资也不高,但工作清闲,就是修修电脑啥的,在清闲之余他在不断的投简历,但注意,不是盲目的海投!而是针对每一个应聘的公司,都把自己的简历做有针对性的修改,在小公司三个月后,终于找到了一份电子工程相关的工作。半年时间,这个是我朋友里面找工作最久的,只要努力找,是一定没问题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对于没资本、没背景的朋友,最重要的就是摆正心态,不要着急!不要看着别人住大house、开BMW,说一年赚多少钱多少钱,就把自己头脑冲昏了。我这些年最重要的两个经验是:

  在澳洲,见过三个很有代表性的富二代(A哥、B哥、C哥),从最初认识感觉他们应该差不多有钱,现在已经5,6年过去了,却是天差地别,结果是:

  A哥是一个国内一个大集团董事长的独生子,他们集团从他父亲,到高管团队好几个孩子都送来了澳洲读书。A哥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很颠覆的是,A哥人很好,没有电影里吴亦凡扮演的那种富二代盛气凌人的感觉。

  A哥本人是很低调的,车就是一个路虎Discovery,这车在澳洲也就6.5万澳币左右,对于他的身价,这个车非常低调了。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是,他们这一个集团出来的孩子,没有人的车是比A哥好的,再有钱,也不能比他的好,这就是他们的“规矩”。

  在别人没给我八卦A哥的背景之前,我其实一直以为他就是普通人,因为他的吃穿用度都是非常朴素的。让我觉得A哥不是一般人是我得知A哥在悉尼一个富人区全款买了一个House。再后来大家伙一起聊天,A哥吐槽说,这个house的厕所有点小,计划把房子推倒重建,作为旁听者。。。

  那时我房子都还没有,怎会理解有人会因为厕所要把房子拆了! “贫穷真的限制了我想象力”。

  从工作的角度,A哥是很有头脑、也努力,最关键的还TMD非常的稳!我就非常欣赏这种二代!简直就是国家的脊梁!因为见过太多二代(后面提到的C哥就是一位),看着身边的人都赚钱了,好不容易离开父母的管控了,父母又恰巧给了一笔钱。遇到一个项目,大概了解一下,就迫不及待出手。但大多的结果是“一顿操作猛如虎,账号只剩$250。”

  A哥最开始,还是很稳的先利用国内的关系,做一些中澳贸易的生意,什么农产品呀、红酒呀出口到中国。同时,A哥也一直关注着澳洲的房地产行业,A哥的原则是,自己不懂的东西,你说再好听,我都不信,我得自己搞明白在出手。

  后来A哥试着买了个地大房子破的house,然后做了个1变2的townhouse的小项目。后面做熟了,开始跟国内的一些财团合作,拿了一些大地,做几十套的那种公寓开发。了解现在澳洲地产行情的人都知道,现在地产业颓了,但A哥反而胆子大了起来,陆续开始囤一些地,为下一个房产周期到来做准备。So far看起来,整个操作零失误。

  B哥更符合传统意义上富二代的人设,干的也是富二代该干的“正事儿”,什么炫富、豪车、玩、追女孩子。在我看B哥还是很夸张的,悉尼当初有一家KTV新开业,是当时最豪华的叫CEO。

  B哥直接把这家KTV第二大包房,直接包下来两周,唱K喝酒、东西随便点,他的朋友都可以随时过去玩。悉尼所有的所谓社交圈大人全都来捧场,夜夜笙歌。

  B哥过生日就更夸张了,包下了悉尼Townhall,请了乐队。就下图这个,本来是市政府开会,或者一些重大活动的举办场所。

  B哥读书这两年,吃喝玩乐,买车,我看300万澳元是要有的,但是确实家里家大业大,后面毕业就回到家族公司去上班了。

  富二代银行账号上停着这么多钱,你让他为了一年几万块钱的工资给别人去打工,确实不容易。大多富二代如果想做点事情都会去做生意,没啥上进心的可能就做点小生意,就算赔也赔不到哪去,或者索性就像B哥那样光花钱就行了。就怕那种小生意看不上做,就想来点大动作,整点高科技的,给父母一个惊喜的。

  C哥家里实力是非常强劲的,也就是某A股上市集团的富二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出手做生意,那些小生意他也看不上。终于有一天,C哥迎来了大机会,他的一个朋友在一家即将上市的澳洲公司里做高管,这个高管朋友和他说,可以考虑认购他们公司的原始股,上市后,他们会发布一些利好消息,一定赚的!

  C哥把这个消息也分享给了几个好友,大家都疯狂的筹钱,C哥自己把手上的所有钱都拿了出来,又问爸妈要了不少,房子也抵押出去。但还不过瘾,最后要找了基金公司加了30倍的杠杆。

  当把这些钱都筹好,C哥和这些朋友们当晚就去酒吧庆祝了,坐等发财。女朋友们也都开始买包了。

  结果,一开盘,股价不升反跌,所有人因为加杠杆的原因直接爆仓,钱全没了。参与的人都巨亏,最少的也亏了20几万,至于C哥具体亏损的金额我不清楚,至少是澳币千万级别的。

  因为这件事儿,身边的这几个一块做生意的朋友都没了,父母也被吓着了,赶紧把C哥召回国。

  这真的让我想起了电影《西虹市首富》的情节,钱你还真的很难花完,投资做生意,分分钟都能全烧掉。

  再来谈一下蜗居,吃政府福利类型的,我遇到过一个,而且他是我很好的一个朋友,基本上是个小ABC。一般来说,Local一般都很独立,不会想着吃福利啥的,但他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不太愿意走出去。但是,好消息是,他现在已经走出来了,开始工作了,找了一份会计工作,一年也5万澳币了吧~也是很为他高兴!今天就把他的往事拿出来和大家谈谈。

  曾经的他就是钢铁宅男,他的作息跟我们都是反的(PS:曾经我们一起租房子住在一起,他是房东的儿子,不需要交房租)。他白天很多时候都在睡觉,下午3,4点醒吧,然后打开冰箱,看看有没有牛排,自己煎一下,然后拿到房间去吃。下午6,7点我们几个室友回家了,会把他从房间里叫出来,聊聊天,吃点东西。晚上他又会在房间里玩电脑,看电视弄到凌晨3,4点,然后才去睡觉。他偶尔也会和自己的高中同学出去踢踢球啥的。

  关于他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澳洲的Centrelink(澳洲的社保),澳洲算是高福利的国家,失业的人,每两个星期$550.2(人民币大约2640元,这样子澳洲失业人口的月薪大约是人民币¥5722元,这个数字确实不低,这就是所谓高福利国家的样子)。

  但是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大概是每个月,你都得去这个Centerlink的中心给人家汇报你找工作的进度,你到底干了些什么,打算干什么,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能够更快的找到工作。总之,很丢面儿,而且还很麻烦。所以,我这朋友拿了一段时间也就不拿。

  后来,在我们鼓励下,他搬了出去,因为我们说,你在家里就会没压力,你要自己有房租的压力才会真正的开始努力,最后他终于迈出了这一步,然后,真的效果很好,他就开始找工作,现在开始新生活!

  曾经有段时间会和朋友去KTV喝酒唱歌啥的,故事男主人公我就叫他小D吧,小D经济条件一般,平时靠策划一些活动赚点钱,收入也不是很稳定。小D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朋友小E,小E就是清纯的美眉,化淡妆,白体恤,牛仔裤,运动鞋,典型的“黑长直”。

  后来一个打扮妖娆、穿金戴银的妹子小F加入我们唱歌的活动。小E是那种自来熟的类型,虽然是第一次见到大家,但那个热情,那个酒量,那个才艺,无比奔放,把屋子里的所有男男女女都认识了个遍。

  后来知道小F就是个“妈妈桑”的人物,她主要服务的是一群富二代,富二代要搞个home party或者游艇 party肯定得找点漂亮美眉去撑撑场子。小F就一个劲的邀请小E去参加她的活动,说“都是喝酒,干嘛不顺便赚点钱,就只是呵呵酒嘛!还可以多认识点朋友”

  小D当然很严肃的和女朋友说绝对不能去,还威胁要分手啥的。但小E显然是被洗了脑了,最后还是去了,而且以后还经常去。

  好莱坞式的剧情发展应该是,小D毅然分手认识清纯可人的新女友,而小E最终被渣男玩弄。

  可现实的剧情,小D并没有和小E分手。反而,小D为了把小E追回来,开始和那些富二代攀比对小E好,把自己的学费、生活费拿出来给小E买包、出去旅游。

  回国后,小D跟我联系了一次,他说,他有一笔别人欠他的钱会送到我这儿,然后他就想着把这个钱留个小E。哎。。。那时小D如果在我身旁,我是很想扇他两巴掌让他醒醒,不值得啊兄弟!

  后来,小E也真的来我这儿取装钱的信封,我们没说话,两个人都彼此假笑一下。

  G哥澳洲顶级大学本科毕业,超级学霸,成绩几乎门门HD,同时也是学校的tutor。上天不仅赐给了G哥最强大脑,还给了他大长腿以及盛世美颜。G哥是学商科的,他只要去上课,基本上商学院女生都会去听课,就是那种万人迷型的。

  G哥自己考了CFA,毕业后开始在投资银行工作,大概跳槽了2次,用了8年时间爬到了Financial Controller,年薪15万澳元左右,然后努力在往更高的位置上爬。

  学霸型的人经历看起来就这么风平浪静,但需要平时非常刻苦,做好每一件事儿,严格的自我要求,那在澳洲你一定会越来越好。偶尔喝酒喝high也会听到G哥神采飞扬的讲,“我要辞职创业,现在国内资金出海投资很旺盛,我要帮他们做资产配置,寻找有价值的投资项目。。。。”

  一种是孩子拿了澳洲PR,然后帮父母办理父母移民过去养老,虽然这个年龄在中国也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但是的确有人就踏踏实实的去澳洲陪小孩养老了。

  一种是投资移民来澳洲,澳洲的投资移民还是挺靠谱的,是根据国内的经商背景对你进行评估,先给你下签证,然后你再来澳洲进行考察、投资。而且,投资你是可以入股别人的公司,也可以完全投资自己的生意。这样的好处是,作为申请人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投资移民的资金风险。

  以上两类40,50岁的澳洲移民们能够在澳洲玩的东西差不多,主要类型如下:

  2. 打高尔夫(这个澳洲玩巨便宜,200澳币就能玩18个洞好像,我去玩过一次,还租了个高尔夫球车,关键是不太会玩,么意思)

  澳洲幼儿园很贵,每天至少100澳元吧,并且放学还特别早,老人家帮孩子带带孩子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精力上,都是为孩子帮了很大的忙。

  我在澳洲的教会认识了一个大哥,也就40多岁,在国内事业非常牛~身价至少上亿吧,但是为人很低调谦虚,他就是早起163投资移民来的,他来的还是比较早,我跟他认识是因为那是他刚来澳洲,英语不好,小孩又要上学,后面我就帮他处理了一下生活上的事情,其实是个举手之劳的事情,结果人家就跟我称兄道弟的,我爸妈后面去澳洲他还各种接送照顾,人特比特别好!!有一次,我问他国内混的那么好,干嘛要来澳洲,他说,“这10几年光忙着挣钱了,没时间陪老婆孩子,本以为生意能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打理,自己休息一下,但发现还总是放心不下,总是要去忙。后面下了个决心,把生意全都卖掉,移民澳洲,好好陪陪家人。“

  故事到这儿似乎进展的很顺利,但马上就要翻转了。成功人士就是成功人士,来了澳洲之后,开始是很安静的忙着买学区房,安排小孩上学,可在家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行了,说他闲的难受,想接着做生意,我就下了班陪他去谈事情,做个翻译,结果生意是越折腾越大,又给把自己搭进去了~但是,压力还是相对国内小很多,这儿没太多的人给你使绊子,政府机构也比较好打交道,应该是会轻松一些。

  华人在澳洲留学移民行业从业人数是非常多的,主要原因是:1. 中文好可能只有在这个行业里才是优势。另外这个行业对英文的要求相对较低。

  2. 在华人公司里工作更有融入感。作为新移民,只要你不是在澳洲土生土长的孩子,你进入local公司,可能工作的很出色,可能赚的也很多,但是确实想要真正的有归属感,融入这个公司就很难,确实文化上有区别,你喜欢看跑男,他可能只喜欢看 Masterchef,这你们怎么聊到一块去?而在华人公司就不一样了, 跟在中国生活可能就没啥区别。

  3. 行业相对比较稳定。中国留学是澳洲最重要的留学群体,每年的留学人口是比较稳定的,受经济、政治影响相对比较小(比如跟房地产行业相比就稳定非常多)。所以,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收入相对比较稳定。

  4. 跟学生打交道是舒服的。留学移民行业的客户都是学生,这是一群打交道相对容易打交道的客户群体。

  5. 是赚钱的。华人群体的消费能力还是比较强劲的,从业2年以上的顾问收入达到7-8万澳元一年应该是没啥大问题。

  能跟从事留学移民行业相提并论的选择就是房产中介了,特别是房地产行情好的时候,朋友圈里简直全是卖房子的。具体原因如下:

  1. 门槛低。硬性门槛几乎没有,没有英语无所谓,只要你有人脉能把房子卖出去,那你就是牛!

  2. 赚钱。澳洲房产从12年到16年狂涨了一波,这段时间做房地产的,绝对是赚到钱了,如果一套房子有个8000-10000澳元的佣金,一年卖个30套,你可以算算,年薪都是20万以上,行业里出色的销售年薪50万也是有的。

  3. 不稳定。房地产行业收入不稳定,大多没有底薪,只有佣金,行情好的时候还不错,如果行情不好了,比如说最近,禁止海外人士买房,银行限制贷款,高额的印花税,现在房价再掉,房产行业的人真的是收入大减,转行的人很多。

  4. 更高级的玩法,直接从事房产开发。澳洲房产开发项目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首先项目可大可小,牛逼的人几千万,几亿的投资也可以;小投资的拿100多万买个老house 一变二也算是房产项目。其次,利润率没有想象那么高,澳洲房产开发,行情好了可能也就是10-20%多的利润率,像国内那种超高利润率在澳洲是几乎看不到的。最后,开发的难度也没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作为开发商,其实主要是负责资金筹备以及销售。具体设计、施工、监理都有专门的外包团队可以合作推进的。

  有卖房子的必然就有做贷款的,跟房产中介很类似,在行情好的时候这个行业是非常好的,行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很困难。最近澳洲对于贷款中介这个行业在严打,行业确实比较困难。追求稳一点的人,不如去澳洲的商业银行从teller做起,慢慢往loan这个方向走。在银行做banker要稳定的多。

  对于学会计、IT、工程或者你有一个技能比如摄影、化妆,不妨把自己的这些技能进一步提升,在local公司稳稳当当的做,随着能力、经验和工作年限的提升,身价会不断提升的。

  做时间的朋友。作为第一代移民,无论你本身的基础条件是怎样的,只要你想更进一步,都是很不容易的,毕竟人生地不熟。稳一点,做时间的朋友,5年、10年坚持做一件对的事儿,无论你最初的起点如何,未来日子一定很好。

  想要活的轻松、不焦虑,那就得控制自己的欲望。自己有多大本事,花多少钱。如果你依然是:我要住house、我要在富人区、我要孩子上私立、我要开BMW、我要去私立医院看病、我要穿名牌、我要每年出国旅游。那我只能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先说到这儿啦,想到神马,再接着写吧~大家如果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私信我,或者直接给我评论,我看到后,会回答您~

  一些关于澳洲留学必须注意的问题:去澳大利亚留学,要注意什么? - Jason Zhang 的回答 - 知乎

  关于为什么很多人留学之后就想待在澳洲,大家可以了解下移民澳大利亚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 Jason Zhang 的回答 - 知乎

  关于如何通过留学移民澳洲的问题:去澳大利亚留学百分之多少能移民? - Jason Zhang 的回答 - 知乎

  澳洲移民完整方案:塔斯马尼亚州政府担保移民,担保的名额有多少,以及对于普通人来说难度有多大?

  我是国内本科毕业以后直接出国读研。研究生毕业后经历了一定的蛰伏期后拿到PR,后获得Accenture埃森哲的graduate offer。2018年跳出Accenture,目前已经在澳洲工作8年。

  我的主专业一直是机械工程专业。这个专业08年以后已经跟生物,化学等专业肩并肩,成为找工作非常痛苦的专业。所以从专业角度来说,我属于一点红利也没吃到的。

  20K- 2011年,毕业后因为没有PR,所以是到处打工为主。因为当时下定了决心,要真正独立起来绝不再花家里的钱,所以压力非常大。天天开着我3000刀的小破车(1999年起亚mentor)跑二十几公里(一趟)去工厂打工。这车是白色的,手动挡的,所以我天天想象自己是藤原店送豆腐的。

  120K- 2018年至今,因为我的个人主观意愿,我选择跳出来做项目管理。其实一开始心里是没底的,因为我根本没跳过槽。2012年入职Accenture的时候我是真的心存感激觉得这辈子就这个公司干下去了,报答知遇之恩。但是我的几个local前同事跟我聊天都是觉得我对自己的估值太低了,建议我一定要瞄准100K以上,不要再看100K以下的工作了。所以我真的就这么干了。

  我周三的上午就把我写的上线申请书递给了大老板(项目投资人)。我本来以为这样就完事了吧。

  结果大老板一个outlook 会议邀请发过来,然后邀请了跟这个项目相关的所有大佬(包括电信公司的大佬,因为这是电信相关的项目),说我们下午开会审理这个上线申请书。

  到了下午会议的时候,开始了远程连线的会议,就像下面这个图一样,只不过我的这次会议是有三个远程屏幕链接不同office。

  哪怕你是IT奇才,哪怕你是写作大神,你的老板基本很少时间会去看你发的邮件或者报告,他/她总会希望你现场来一个,给你个30秒,5分钟,15分钟让你把你的思路想法说一遍。

  虽然我们经常自嘲澳洲是大农村。但是大农村其实有很多优势真是国内不具备的,既然已经移民澳洲,就一定要用这些优势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澳洲工作下班早,留给我们整块的时间很多,利用这个时间健身读书培养业余爱好都能极好地让自己的身心人生体验超越大部分的同龄人。人生这change游戏可不是只比赚钱多少。比如说我现在会用ipad pro画一些我喜欢的画,但是我还可以同时兼顾去去健身房,同时读书。要是在国内我可能单单为了画画这个爱好,就要熬到头发掉光,眼睛瞎掉。

  做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发现痛点去解决它。

  比如在我工作初期,有一个很冷门的软件,学了一点前途都没有。所以没人愿意学。但是这个软件对于客户来说又很关键。像这样的机会,我就主动站出来说我愿意学。随后大老板直接批下来,给我付了一个企业线上培训(记得这个培训学费大概是五六千刀)。一直到现在离开了埃森哲,我在这个软件领域一直是公认的专家,以前的同事遇到问题还会来找我。

  因为有刻意去培养,别人乐于向我寻求帮助,有一些难题或者新技术,别人会放心让我去学(如我心得三的例子)。

  实际上我离职Accenture之后的这两年,前同事也确实会在遇到一些领域难题的时候想起要找我。

  我的回答基于移民之后如何赚钱立足的层面和个人的过往经历仅供各位参考或者单纯看个乐,不涉及生活、社会或政治讨论。想要了解社会、福利、育儿、医疗、教育等等的在下面留言吧。欢迎各位在澳洲奋斗的知友探讨指点。

  我的背景:男,刚过30。家庭小康不穷不富和大多数留学生差不多,2008年远渡重洋来澳大利亚求学,5年后的2013年本硕毕业,同年雅思8.5顺利斩下PR。2016年入籍。现在年薪14万左右,其他七七八八收入浮动3w上下,家庭收入大概25w。纳税大约35%。家里三套房两台车有存款有贷款。不在悉墨。已婚已爹。用一个傲娇的雅思成绩单开启我的回答:

  没有身份是一件很恶心的事。它会让你在突然之间被迫放弃所有你有的一切。有人曾经拿北漂来对比。但是不一样啊亲!在北京,只要你是中国人,没有人会强制把你扫地出门。你想留,乞讨也能留。但是在澳洲没有身份的保障,时间一到,你必须打包走人。事业、爱情、友情、财产,一瞬间全部切断。混的不好也就算了,反正了无牵挂,混的好的,被迫立刻放弃所有的一切离开是真的残忍,可以说潜心经营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至于怎么拿身份,高赞回答已经说了。不赘述。有人说入籍才算是移民。入籍同样是一件会影响心态的事。入籍代表着你要放弃国内名下的财产,不再有政治权利和义务,任何和户口相关的东西都没你份了,但是这些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可以在澳洲白手起家从头再来。可是,如果你家里在澳洲没有根基可以给你支援,那么最可怕的是你主动

  。如果在澳洲混的不好怎么办?回家是不可能回家的了。顶多办个中国探亲签证,回国躲个三个月就必须回来重整旗鼓,这种压迫感,很难受。2. 工作

  如果有经济压力的话,就需要赶紧找份工作糊口,这种情况下没条件挑自己喜欢的工作。可以考虑服务业或者文员。在澳洲找一个初级的工作并不难。收银员、清洁、银行柜员、农场、餐厅、办公室前台,都有一年4万+的工资,就看你愿不愿意做了。但是这样就只是工作Job,不是事业Career。另外这类初级工作,大家都没有经验,说白了拼的就是

  。想要有事业的话,第一份正式工作很重要。跨行如隔山。我个人是觉得宁缺毋滥,认准了,在开始的几年一定要坚持。刚刚毕业我收到了Westpac,NAB,CommBank三大行的柜员/客户服务的Offer,大约薪资4万5-4万8左右。同时收到另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的初级Offer,但是只有3万5法定最低年薪(2014年)。考虑了很久以后还是选了后者。得到这份工作是有上天眷顾,贵人相助。不少朋友在毕业后找工作的时候,有啥工作都做,一边做着,一边找机会转行。这样的话找第一份工作会轻松一些,但是转行的时候就累了。我觉得能随意转行并坐下和老板讨价还价,那也是做10年以上才有的资本,不然的话,一转行都是要从零开始。

  2019年要招一个私助,因为预算花的有点多,只够开实习期4万3转正4万5的工资。来面试的大多是刚刚/即将拿到PR的毕业生。男生大多看不大上这个工资,女孩子显得无所谓一些谈球吧体育。可能男生对自己定的目标比较高吧。但其实如果自己一个人的线万+基本可以吃喝不愁了,但是存钱就别想了。

  入职菜鸟初期:怕失业!年薪4-6万的时候,经济独立够温饱,基础需求解决了,算是站住脚跟了,但是很害怕失业。因为一失业就会吃不起饭,而且找下家很难,毕竟菜鸟那么多,竞争也大。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这么怕失业:上学的时候在7-11便利店打零工赚生活费。我的故事并不是什么励志的,单纯就是和老爹吵了一架要面儿,坚决不要家里出生活费。交学费找我妈…后来老板把店卖了我就一夜失业。失业后靠朋友接济勉强度日。还好周围出国的朋友经济条件都不差…有一天没忍住跟老妈打电话哭了一个小时…自此有了心理阴影。

  年薪7万: 舒适圈!这个阶段属于吃喝不看价,人均80刀的Fine Dining、火锅一周可以去三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能一年来两次。进入舒适圈主要原因就是

  这个阶段失业的压力小了一些,毕竟在一行里做了一段时间了,经验和知识甚至是物质都完成了原始积累,车可能有一台了,存款也够熬个3个月的(毕竟这个工资大件儿也买不起),再找工作简历也好看一些了。而且越往上竞争越小,这一级和上一级简直是指数级缩小!于是开始变得懒惰。好听是舒适圈,说难听就是开始混日子了。这个阶段一定要做两件事:1. 每天看心灵鸡汤警示自己舒适圈的危害,给自己加点压力。每天花大量时间学习,开始不停刷项目,帮助其他部门同时学习,接触猎头,参加行业活动,积累人脉资源。

  2. 制订职业规划,重新审视现有环境,考虑是否跳槽。如果现在的公司没有办法给你更高的发展,例如小公司,7万已经做到Manager并且直接report给老板,且公司没有预见性的发展机会(例如所在行业法律监管很严,比如药食酒、教培银、律会审等),那还是考虑换个大一点的平台吧。毕竟陪着老板突然干出一番大事业咸鱼翻身的励志故事,往往都是老板牛逼,

  。不要说张小龙和微信,你老板有马化腾的魄力完全信任你并源源不断给你砸钱也行!年薪10万:业务转管理。当年薪到10万+的时候,体会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不怕失业了!会在行业内有一定名声,被竞争对手的高层注意到,慢慢会有竞争对手的橄榄枝和

  。但是真的是没时间没精力见猎头。每个行业不同,我这个行业纯做业务,10万已然天花板,老板也不会花这个工资请一个业务员。所以基本是会被迫带一个团队,然后靠团队业绩说话。但是业务转管理,太累了,业务不敢丢,管理就没时间做,做了管理,手上就积压一堆业务,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白头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的。转管理中的另外一个痛就是要教给团队多少东西,授多少权限。这个只能自己摸索。教的不够吧,业绩达不成,下面人都指着你拿奖金,教的多了吧,可能人会跳槽(看上面7万的例子),你还是业绩达不成。再自私点说,谁都不想教会别人然后弄死自己吧。成功转到管理后,就轻松很多了,主要就是做规划和评估,大部分业务放手给团队做,自己接要么最大要么最小的客户,为了知识和情报不脱节。这会儿就有点无所适从,不用坐班,

  ,时间也多了,开始拓展副业和投资,增强个人兴趣爱好。赚不赚钱的就随缘吧!这种专注反而带来不菲收入。

  我个人感觉,到了这个层级,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要没有人升或者走,我就上不去,

  到了这个级别,上不上下不下的谈球吧体育,工作基本纯靠介绍了,招聘广告都是童话,公司做最终决定的领导大概率会优先考虑有内推,或者行业里有一定名声的人。这个阶段就是舒适圈2.0,只能不断学习。和同行前辈或牛人不断沟通,无目的社交,静下心思考,找新的灵感。

  ,但是太tm难了。想点子难、点子转化成计划难、拿关键数据难、可行性分析难、沙盘推演难、人力物力财力难、要是触碰法务基本是凉、侥幸没凉最后还要游说各路牛鬼蛇神,什么都难。最难还是人心!不做互联网、AI、Lab、机器人,什么融资创投,根本就是童话。被迫从副业中抽回大量时间精力,明年可能年收入能少1/3。但是值得。我都30了,事业中年期,如果现在不想法子突破的话,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想想都可怕。年薪突破15万:2021年8月更新

  刚刚过完生日。三十多了。再回头看前面写的东西,又有一些感悟。很感谢大家的点赞和讨论。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现在深深体会到澳洲的办公室政治。真的厉害。特别是女性领导。另外永远不要认为自己聪明,别人啥都不知道跟傻子一样。很容易到最后变成“小丑竟是自己”。工作上业绩和奉承永远同样重要。多做事不一定对,少说话也不一定对。

  靠自己存积蓄。存的钱也都统统去对冲房贷。并不是不想存,是真的没余钱可以存。

  有人私信问澳洲存钱这么难吗?我解释一下我说的余钱。我不会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工作都那么累了干嘛这么委屈自己?想买点儿啥用点儿啥,就理性消费吧。如果说硬存钱,我见过打工度假的台湾香港人,3个人打地铺拼一间房,吃的很差只能管饱,平时很节省,温饱以外的钱都存上,过的很苦,没有消费娱乐,单身一人,非悉墨,租房,能靠走绝不坐车,年花费1万5到2万够了。这是极端省钱的,仅供参考。

  Work Life Balance是很重要的。这句话悉墨的朋友们看看就好。现在工作也没有固定时间了,都是自己定。晚点去,早点走,work from home,只要活能干完就行。周末,公共假期都会尽量短途去转转,逛街也好聚会也罢,享受一下私人和家庭时光。但是工作手机还是要带着的,一般的信息看了不回,心里有个数,主要是害怕有重大急事。

  基层845,中层796,高层007。老外的管理层比基层要勤奋的多,因为赶紧把项目敲定,战略定好,计划订完才能休假去啊!基层大多混吃等死,4点拎包回家。但是一裁员首当其冲就是这些拎包积极户。

  。covid之前固定每月飞一次阿德莱德,每季度/半年去一次悉尼,境外不定。会完全打破工作生活平衡。以前很羡慕空中飞人到处出差,光鲜亮丽的,事业有成,现在觉得飞来飞去真的很累。而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境外出差,是真的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出去“玩一玩”。基本就是连轴转,回酒店还要杀邮件,杀完倒头就睡那种。

  >

  这个月底的行程。6天的。回来之后立刻飞南澳。紧接着飞中国,然后再南澳。

  在澳洲,工作以后好友圈已经非常固定。因为外国人把工作和私人关系分的比较清(不至于说完全分割,但是很多时候介绍关系好的同事也就是说同事)。有一些工作上很聊得来,很尊敬的同事、客户也会转化成好友的。我有几个客户现在也是好兄弟了,一路互相帮助成长,算是革命友谊。

  澳洲的应酬非常的有目的性,比非诚勿扰还直接。就和速配一样。基本上就是:

  目的就是让彼此有好感,达成一致的利益关系和方向。纯商业应酬基本选择在工作时间,喝个咖啡吃个午饭,这是大家的默契。客户也不想下班后工作。以后可能还有小孩社交,夫人社交什么的。

  客户交往成为私交后,那就是正常朋友之间了。旅游,小酌,串门,火锅等等。基本也不聊生意,资源都是自愿互相倾斜的,心照不宣。

  其实我私人的朋友圈里,大多数是自己做实体生意的。我的圈子里所谓的“做生意”,也就是开几家店。没有国内那种开个厂子或者公司有20+全职雇员的“生意”。

  说实话澳洲创业环境不错。如果有钱有手艺,开一个小店成本在10-30万左右,做的好的基本3-5年回本,后面就是赚的。做得一般的也能慢慢回,就是周期长一些。也有做的不好的关张的。但总体比国内要好不少。

  ,就安心做生意,一切按规矩来。被偷了被抢了就走保险。澳洲的电商不那么发达但是正在发展中。有人认为是人力成本高的原因,我也认同,拙见是会不会从实体经济直接跳过传统电商直接进入机器人/AI阶段?我不是经济学家别杠我,也别问我为什么,我要是懂我早就发财了哪有时间上知乎?(手动狗头)

  ,不太记得具体了但是也有4%左右。我觉得4%是不错的理财产品了吧?那去贷款买房然后用手上的钱对冲利息,也是一种思路啊?!按照法律,如果你是全职工,公司会给至少9.5%的养老金。政府和大学的比较高,是17%。这个钱你是公司直接打到你指定的养老金基金。你退休或者完全离开澳洲之前提不出来的。但是你可以用来投资。一般进公司的时候会推荐这个行业的养老金基金。我用过Comm Bank的和Uni Super。评论有懂Super的朋友给了一些建议谈球吧体育,可以去看一下。

  这个也是留言和私信里问的比较多的。找工作讲究就多了。这个根据每个人因人而异, 却又大同小异的。

  !没有PR,好工作(除了项目和外派以外),是很难的。为什么?因为公司培养一个人是有培训成本的。之前有人问过我我免费过来给你打工行不行。我也是说不要!因为如果我一个人每天可以做10件事,我带一个人,教他,每天可能能做3件就不错了。什么?你就在旁边安静的看着我不需要我教?呵呵,这是完全没有可能的!那既然这样,我看中要招进来培养的人,我自然希望他是有PR或者至少长期身份的。不然最后雇主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啊。

  收到了很多私信问怎么找工作,还有问关于开后门的事儿…看来这还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我现在考虑的就是怎么突破瓶颈从12上到15。哎…一步一步来吧。所以不要气馁,positive一点,再熬一熬,相信你也能上去。另外6万这个阶段这么negative,建议你有必要就跳个槽吧…跟对人很重要。上个报税单

  这里要傲娇一下…雅思我是真没有报班…因为澳洲的雅思班是线场。第一场进去熟悉了一下流程,大部分没有写完(雅思不是考英语能力,是考手速啊tmd),拿了5.5。因为是两周出成绩,每场考试也是隔两周,所以第二场考完才知道第一场的分数。遭受严重打击回家接着刷写作题…第三场自我感觉考的不错,上半场考完出来收到第二场成绩,下午口语直接没去了。成绩出来写作还是7…

  后来考前突击了慎小嶷的微博看了看预测,他还出了一套十天突破系列,我买了一本写作的。大概突击了一个半礼拜吧,就真的是十天,写作提高了不少。实名给他刷个广告吧。不知道他现在还做不做雅思培训了。

  我本科学的非八大非移民专业,完全是根据兴趣选的国际商务。但是三年读下来,即将毕业的时候不知道下面的路怎么走。很多私信的朋友也是在这个阶段。还没有来的同学,或者本科读完想要读研的同学,不知道怎么选什么专业选哪个州选哪个学校的,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建议:

  这三个选项里,只可选其一!只可选其一!只可选其一!偶尔运气好,可以蹭到两个。想要移民,就不要考虑就业、排名、哪个城市,也不要想着读什么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因为你根本没得选!老老实实咨询移民中介,多跑几家,挑着移民难度最低的专业读。视能力看能不能蹭到名校(比如西澳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等)。

  想要好就业的专业,就不要考虑移民难度和名校了。看看回国以后一二线城市或者自己家乡的人才市场需求。毕业的时候能移民,权当多一条路。名校毕业难度大,GPA高不到哪,就业时候也不好看。

  想要名校文凭的,移民和就业就不要考虑了。挑个感兴趣的专业读吧!能顺利毕业就是胜利!能移民/就业就当是bonus吧。

  身边也有优秀的孩子,名校毕业顺利工作拿到身份。但是,真的是占少数。很多学生半路犹豫,转冷门专业,甚至技工类移民专业,最后啥也没捞着,见过太多太多太多这种案例了。

  本升硕这个阶段做上面的选择其实是最好的。原因如下:1. 硕士时间短,1.5-2年内的移民政策是可以预测的。

  2. 硕士花费低,即使读了个不感兴趣的专业也无所谓,权当买了个移民敲门砖。

  3. 就业时更看重第一学历。越来越多的公司更加注重第一学历的成绩和表现。专业对口很重要!

  我是我圈子里最快拿到PR的人,有运气成分,但更多的是我非常努力。读书的2年期间,促使我拿PR的动力发生了改变,我想得更多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能和爱的人永远在一起。也许这听上去有点矫情,但却是真的。在悉尼我遇到了想要共度一生的人,如果我无法留下来,那么我们的感情必定会无疾而终,因为我们很可能无法到彼此的城市去生活。所以为了带着他一起留在这,我的小宇宙爆发了,人品也爆发了。在毕业前考到了雅思,也在会计生移民举步维艰之时赶上了末班车,成功地和男朋友一起留了下来,免受分隔两地而走向分手的痛苦。

  但拿到PR之后,老实说,生活没什么不同,至少目前还是老样子,只是上学变成了上班,从花家里的钱变成花自己的钱。

  但我也知道,生活将会变得不同。因为我终将要组建家庭。买房、买车、生小孩、持家,这些将大大地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我既担心,但又期待。担心的是两个人白手起家,尤其买房这一块必定会带来一定压力,即使父母愿意给予帮助,但我们终究还是要靠自己。而期待的是,我会和我爱的人在这片土地开始新的生活并一起奋斗,以后我也会接父母过来团聚,让他们在我身边安心养老。

  总之,拿了PR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但更多的是新阶段的开始。我才25岁,以后还有很多时间、很多机会以及很长的路要走,而我将会对澳洲的生活产生更多新的感悟。